葉家興:保險創新的社會貢獻──從「按里程付費」汽車保險談起

 

美國加州的非營利組織「未來十年」(Next 10)最近出版一份「鬆綁石油依賴」(Unraveling ties to petroleum)的報告【註1】,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兩位環境與永續發展的專家Juan Matute和Stephanie Pincetl執筆,探討政策如何影響石油需求。報告裡的建議方案之一,就是發揮汽車保險創新的力量,採用按里程計費的保險費率結構,不僅能夠兼具公平與效益,同時對環保做出貢獻。

韜睿惠悅(Towers Watson)風險諮詢公司也曾在一項報告【註2】中提到,美國至少有13家保險公司(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)積極開發新的汽車保險方案,將保費與駕駛里程數掛勾,以刺激負責任與更環保的駕駛行為。

從風險計量的角度來看,傳統汽車保險採用的「一次付清」保費徵收模式,既低效率且不公平。條件相當的車主,無論一年駕駛五千或一萬公里,都支付幾乎相同的保費,形成「低里程」車主對「高里程」車主的交叉補貼。

正如吃到飽的自助餐鼓勵消費者吃更多一樣,「一次付清」的汽車保險鼓勵人們無節制地使用車輛,因而帶來了更多的事故、交通堵塞、二氧化碳排放量、空氣污染,以及對石油的依賴。

與傳統汽車保險的一次付清保費方式不同,「按里程付費」汽車保險(PAYD,Pay-As-You-Drive)根據受保車輛的行駛里程數進行定價,保險公司或給予里程數低的車輛保費折扣,或在定價時將車輛行駛里程數賦予較大的權重,或直接按照車主對應的每英里保費,乘以保險期間內承保車輛行駛里程數,來計算車主實際應繳納的保費。

其中,每英里費率的精算,綜合考慮了車輛類型、事故記錄、理賠記錄、車輛使用性質等從車因素,以及車主年齡、性別、駕駛經驗、職業等從人因素。也因此,PAYD與「隨油徵收」(Pay-At-The-Pump)的概念不同。雖然加油愈多,代表在路上行駛的距離愈長,造成事故的機會也愈大。因此,加油時順便徵收保費,既可避免開車不買保險的問題,又可以反映開車的風險因素。但保險公司在決定費率時所考慮的從人和從車因素等資料,加油站未必可能在為客戶加油時取得。

保險公司在決定個別車主適用的單位里程數風險費率之後,還需要確認承保車輛的行駛里程數。這主要透過以下措施進行確認:一是由車主自報里程數,這一措施準確性較低,容易產生短報的道德風險,因此主要適用於里程數權重不大的情況。二是技術驗證,保險公司透過接入承保車輛上車載資訊系統的通訊設備,記錄或傳輸車輛駕駛相關資料。三是第三方驗證,由經保險公司和車主一致認可的第三方機構,對承保車輛里程計讀數進行審核。

「按里程付費」的理論基礎,在於交通事故發生率與車輛行駛里程的相關性。許多研究發現,每年交通事故發生率隨汽車里程數的增加總體呈現上升趨勢,且交通事故和車險賠付成本,對行駛里程的彈性係數往往大於一。換句話說,行駛里程的減少,能促使交通事故或車險賠付成本更大比例的下降,因此「少駕駛」的人理應比「多駕駛」的人繳納更低的費率。

由於汽車占了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四分之一,因此關切全球暖化的團體正遊說政府,立法鼓勵這種符合環保理念的車險創新。而隨著科技創新,這種「按里程付費」的車險變得愈來愈可行。根據「保險資訊機構」(Insura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)的資料,截至四月初美國已有19個州的保險監管部門同意了「按里程付費」的車險折扣方案。

以美國的經驗來看,政府監管機構對保險創新的重視,無疑是有益於環保的目標與永續發展的價值。反觀台灣,保費和燃油稅都採取按年徵收方式。這種形同吃到飽的方案,彷彿是告訴車主們:「既然錢都繳了,就別把車留在家裡,應該每分每秒物盡其用!」

鼓勵負責與環保的車險創新,什麼時候才會在台灣誕生呢?同樣地,在北京汽車數目突破500萬輛的當下,飽受「霧霾」天氣困擾的城市,是不是也應加速保險創新,對環保困境做出貢獻呢?

arrow
arrow

    chan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